在部分干部和教师中存在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有人认为心理咨询不就是做思想工作吗,谁都可以进行;有人认为小学生哪儿来那么多事,过一会儿就好了。而实际上,小学生确实有许多心理问题需要解决。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方方面面都可能遇到障碍,遇到矛盾,产生困惑。此时,咨询工作者应以爱心和真诚,以亲切问询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语言帮助他们。首先,咨询者要能倾听,弄清问题所在,有时要巧妙设问,引导求询者把问题说清楚。心理工作者千万不要盛气凌人、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教训别人,而要用语恰当,有所创建,给予求询者科学、独到、恰当、耐心的服务,并提供几个方案供其选择,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的学校只是在口头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说起来重要,但资金、人员、时间各方面投入不够。
目前,按照新的人事编制制度,中小学校的编制人数根据学校的学生数和教学班数而定,具体教师岗位编制完全由学校自主安排,因此不存在“心理教师没有编制”的问题,学校心理教师有没有专门的编制完全在于学校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决心和重视程度。由于小学规模相对较小,而学校虽小,功能齐全,各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学校总体的编制非常紧张,因此小学教师身兼数职,小学心理教师往往都是兼职,重心往往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尽可能调整学校总体编制;另一方面是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大规模的学校可以安排专职教师,较小规模的学校安排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也不能身兼数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同虚设或者有很大的随意性,至少要有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